无锡市超俊化工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无锡市超俊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业主单位”)委托上海梵龄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梵龄环境”)对无锡市超俊化工有限公司地块(以下简称“项目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1、地块概况
根据业主提供的信息,本项目地块面积为2641 m2,地块四至范围:东至溇金路,南至不知名小路,西至无锡新万利化工有限公司,北至不知名小路。根据《无锡市新吴区硕放街道总体规划(2015-2030)》,地块未来拟规划作为一类工业用地使用,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二类用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全省关闭退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0】197号)和《关于做好2017年以来关闭退出化工企业相关后续工作的函》(锡新环函【2020】38号)等相关规定的要求,需要对已关闭退出化工企业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本地块属于关闭退出化工企业,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2、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021年2月22日,对地块的相关信息进行了人员访谈、现场踏勘分析和地块材料收集工作。地块1992年之前为农田;1992年至2000年7月,地块为无锡市南方化工有限公司的部分厂区,主要从事过氯乙烯系列油漆、丙烯酸系列油漆产品的生产;2000年8月至2018年12月为无锡市超俊化工有限公司主要进行过氯乙烯底漆、过氯乙烯磁漆、过氯乙烯稀释剂、过氯乙烯腻子、丙烯酸清漆、丙烯酸磁漆和丙烯酸稀释剂等涂料的生产及销售;2018年以后无锡市超俊化工有限公司厂房对外出租,主要用于放置线缆、镀锌管、粮油等。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以来关闭退出化工企业相关后续工作的函》,地块历史上进行过化工生产,应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即采样与分析调查。
3、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梵龄环境于2021年2月、4月、9月期间,依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2017年)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在项目地块实施了现场采样、采样点坐标与高程测量、地下水采样等工作。采用分区布点结合专业判断布点法进行点位布设,点位兼顾已识别出的疑似污染区域,并在未覆盖到的疑似污染区域补充布设监测点位,三次现场采样工作在地块内共计布设9个土壤监测点,5个地下水监测点,在地块边界外东侧255米设置了1个土壤和地下水对照监测点。共计送检33个土壤样品(含3个对照点样品和3个现场平行样),7个地下水样品(含1个对照点样品和1个现场平行样)。
4、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果,并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和《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南》(DB 32/T 4345-2022)的技术要求,梵龄环境于2022年9月、11月、12月、2023年1月和11月期间对地块内进行了布点采样工作。共设置了21个土壤监测点(含8个初调点位),18个地下水监测点(含5个初调点位),此外地块外设置1个土壤与地下水对照监测点,3个土壤对照监测点。共送检了154个土壤样品、22个地下水样品(包含平行样和对照点样品)。
5、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综合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结果,项目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超标污染物调查结论如下:
土壤超标污染物:四氯化碳、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氯乙烯;
土壤超标点位:SB7、DSB3、DSB9、DSB10;
地下水超标污染物: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氯乙烯、1,1-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和氯仿;
地下水超标点位:MW5、DMW2、DMW4、DMW6、DMW7。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确定本地块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应针对地块调查中识别出的污染区域开展污染风险评估工作。